温州自行车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违章19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呼伦贝尔骑行作业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3:38:00 | 只看该作者


又见根河湿地,没有了夕阳的渲染,更见清丽。。。学习一下:)

根河湿地地处额尔古纳,为“亚洲第一湿地”,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

湿地中那条任意曲折、飘逸如带的河流叫做根河。据说,这个湿地是中国最美的河谷湿地,清澈的根河静静流淌,曲水环抱草甸,岸边矮树灌木丛生,绿意盎然,湿地上花草摇曳,山间白桦林连绵成片;这是一个远在天边、融入自然的净土。

是一个曾经轰轰烈烈、而后归于寂静的圣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3:47:00 | 只看该作者


这张叫。。。大熊和大熊的屁股。。哈哈

每次看到这两张都很开心。不晓得为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3:52:00 | 只看该作者


有情况。呵呵。



神秘人。。。SO COOL。。赶羊时发出很奇怪的响声。只见其形。不见其神。。

也算骑友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3:54:00 | 只看该作者


隆重介绍一下。。三河。。原因有二:

其一:过了三河。地貌明显由草原向森林过渡,接下来的上护林、下护林两边立满了白桦。据说秋天美呆了。可惜现在是夏天,对我们南方人来说,见惯了南方的绿,不免过于单调;再说行程中莫尔道嘎那段也是森林段。没必要在一种景致中困死:)

其二:三河自古产三河马,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骑车的人都喜欢马,反正我是。。骑车在某种程序上满足了我对骑马的渴望,而这种渴望来源于儿时的某种情结。哈哈。。上课了。。。

三河马外貌清秀,体质结实,动作灵敏,具有奔跑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强等特点,是优良的乘挽兼用型马。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的内蒙古三河马,是俄罗斯后贝加尔马、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交改良而成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驯养历史,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地区,因此得名。

还是混血的。哈哈。。那就应该离俄罗斯民族乡恩和不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3:59:00 | 只看该作者


车窗外的白桦林。。。

是的。。我又搭车了。。在三河前面的加油站,成功地搭上一列小货车

司机和副驾是两个长相俊美的俄罗斯面孔的DD,却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还是东北口音的,哈哈。。让我很长时间无法适从。

很想拍照,哪知下车时忙着搬车。忘了。。可惜啊。。。

车子停在恩和村口。。

(容我解释下。。唯一的两段搭车都过了,接下来可都是实打实骑的。哈哈。。
其实真实原因是。。路上真的没什么车可以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00:01:00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不错,挺干净的。一个床位40,实际上享受到了单人房的待遇。O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俄罗斯民居——木刻楞



恩和算是商业化的,从一溜整体风格的家庭式客栈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决心。。

但恩和的商业化还不至于让人觉得不舒服。。

个人感觉,如果时间很充裕的话。。宿在恩和也未尝不是个选择。但如果行程安排很紧凑。。一定要有取舍..恩和可以作为中途休憩..夜晚的恩和是可以略过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00:07:00 | 只看该作者
百度一下。。

恩和乡的地理位置在北纬51°左右,属于高寒地区。 隶属额尔古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的西北面,四面环山,与俄罗斯仅一水之隔。

在古文献中,这里被称作“鞑靼”,居住着蒙古人的先祖,公元7世纪,当李世民建立了强大的唐朝,鞑靼人还生活在原始社会(天哪。。。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鞑靼,那个只在历史课本中读到过的地方)

到了南宋时期,这里成了成吉思汗起家的地方,离恩和不远的根河湿地,有个马蹄状的小岛,被当地人视作是大汗的马留下的足迹。恩和以及相邻的室韦迄今还保留着大大小小的蒙古城遗址10余座。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额尔古纳河被划定为中俄边界,但在这个条约签订之前,俄国人已经越过额尔古纳河在南岸放牧、开垦、淘金了。条约签订之后,俄国人撤离了他们的军队,拆除了军事堡垒,但数千淘金人员依然活跃在中国的领土上。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更多的俄国人涌入中国境内,与此同时,来自山东、河北、天津等省份的“闯关东”者逐渐来到此地,其中的大部分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在两个民族聚居的一百多年间,许多俄罗斯姑娘成了中国淘金工人的妻子。此外,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许多在俄国的中国移民也携带着他们的俄罗斯妻子回到国内,定居在恩和乡及其附近的土地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00:12:0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在这片土地上,至今生活着许多俄罗斯二代、三代。。俄罗斯民族乡由此而来。。

这位大爷就是俄罗斯二代,母亲是俄罗斯人。。大爷的眼珠是蓝灰色的,但已经很中国化了。。于是不禁想起搭车的那两个小伙子,为什么完全像俄罗斯人。。大爷解释说,如果两个二代生出来的小孩,很有可能就会那样。。噢。。关于XY这么复杂的问题,不太适合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呵呵

大爷姓孙,领着我逛遍了大半个村子,给我介绍他们家。左边那个是侄子,依次大儿子、外甥、二儿子,河下洗车那个是小儿子,还有个闺女在俄罗斯。。听说我要给他拍照寄给他时,大爷很开心,赶忙把地址给我,一会又不放心,又再对了一遍。呵呵。。

所以为什么说恩和的商业化不太让人不舒服呢。。。关键还是这里的人。政府主导产业在前,但本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并没有太大改变。。没有沿街兜售纪念品的小贩,各家对外来的游客已很常见,但仍悠然自得,竟也融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00:14:00 | 只看该作者


住的那家主人,也是大爷家亲戚。呵呵

奶奶不在。。是俄罗斯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测试|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温州自行车迷网-论坛 ( 浙ICP备12022855号-7

GMT+8, 2025-7-19 19:25 , Processed in 0.1933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