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自行车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4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闪电课堂:摇车发力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7: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摇车是单车骑行一种加速度极快的骑行方式,在冲刺,爬坡等摇车都可以加快我们的行车速度以及加速的舒适性。巧妙方法的摇车能让车手完全发挥出体能和力量,那么如何正确摇车,让摇车能真正使用与我们的骑行中呢?

首先要了解摇车的时机:
切记摇车一种手段,而不是耍帅
  
以下时机适合摇车:

  起步:踩踏力量大,起步较快

  上坡(含短上坡冲刺、长上坡)

  会阴需要休息:坐久了会阴血气不通,适当时间要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

  发夹弯上坡:此时速度可能会慢下来,如果坐踩的话效率不高或者需要降低齿比导致速度更慢

  

    以下时机不适合摇车

  沙石路面:车辆重心控制不好容易摔跤

  旁边半米内有车友:车辆轻微碰撞都可能导致摔跤。同理其他车友在摇车时不要近距离从他身边超车

  2.摇车的姿势:车摇人不摇

  最开始体验摇车的感觉时手不要用力去拉车把,速度放低,当右脚要踩的时候,车往左边倾斜;反方向同理。在较缓的长上坡比较容易练习,平路其次

  要加速冲刺时可以用手拉车把的同时去摇车,这样会更大力,但一般不持久

  3、用力方式

  站立踩的时候因为是单侧受力(坐踩因为有PP坐着卡住座垫,所以感觉不明显),此时自行车是会有单方面倒的倾向,为了克服这个倾向,方式一是用手提车把(腰部侧向受力,非必要。新手常犯错误),二将车往反方面倾(即所谓的:摇车)
  摇车的开头几脚可同时提拉车把,加大踩踏力度,后脚可勾住脚跳往上提,这样可以迅速把速度拉起来,但容易疲劳。后面是否同时做提拉动作就看个人的体能状态。

  4.摇车的齿比:

  冲刺时摇车齿比较大,长上坡需要小齿比
  摇车的时候,大约需要比正常坐踩增加1-2档齿比。因为摇车相对坐踩,作用力增加,如果保持原来的小齿比,会有踩空的感觉。一
  般摇车的踏频在60-70(即1秒踩1圈)之间比较合适
  

   5.摇车的结束
  当爬完一个急陡坡,就要考虑停止摇车,然后加大齿比
  若有一块心律表则更好,心率达到一个位置就该停止摇车,因为这时身体已经疲劳了,但疲劳感往往会晚几秒到来。如果继续奋力摇
  车则容易过了头,导致"爆缸",不得不放慢速度,甚至下车休息,得不偿失。
  平时需要多感觉动作和施力技巧,至少要能连续摇车200米以上才能达到实用的效果。
  

    新手摇车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问题1:摇车十几秒后腰酸
  原因:车摆动还不到位就往下踩,导致腰部侧向受力,引起腰酸。正常的姿势中腰是几乎不受力的,连续几公里摇车也不会腰酸,从一侧往另一侧摇车时幅度大,动作要迅速,而踩踏过程中车把幅度变化较小
  问题2:膝盖酸
  原因:分前脚膝盖和后脚膝盖(踩踏的脚为前脚)。
  如果是前脚膝盖酸,体现为踩踏时觉得酸。可能仍然是摇车不到位造成发力不干脆,有“蹲马步”嫌疑
  如果是后脚膝盖酸,体现为脚在后面往上走时觉得酸。表示用力方式不正确,正常来说后脚几乎是不用力的
  问题3:摇车时方向不易控制
  原因:摇车不够熟练,应多加练习,因为摇车时车左右摆,容易造成车把不稳。平时可用较低骑行速度和较大配比(即:小踏频)去摇,有充分的时间仔细体会脚、手、腰的用力情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15 21:25:37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学到了..就是有几张图片没出来有些好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1-15 21:45:3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难怪最近关公变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09:14:14 | 只看该作者
马鲁杭 发表于 2013-11-15 21:45
好文章,难怪最近关公变快了·············

我没有摇车的技术和体能,所以也没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测试|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温州自行车迷网-论坛 ( 浙ICP备12022855号-7

GMT+8, 2025-7-4 20:34 , Processed in 0.20970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