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全避震山地车需要有趣的山野林道来发挥,畅快的骑一次,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一般只有周末开展。工作实在是忙,没这个时间玩,又绝对不当山马党。不过车一定是要骑的,看着城市周边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公路,和山上越来越多的水泥路,便转头成为了公路党。
早晨6点30分出门练平路一小时,洗澡吃饭后上班。下班吃了晚饭7点半出门周边山上爬坡40分钟后回家,发现这样的训练时间完全能挤的出来。加上对器材研究的兴趣越来越低,公路车对踩踏技巧和车辆设定要求比山地更高,同时公路车那种严谨的速度感和山地的张狂完全不一样,和朋友一起编队骑行乐趣很高,故而越发的喜欢上了公路车。
半年多时间,随着自己的实力的提升,换了3台公路车。器材是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更多的通过日本杂志和大量视频资料学习提升骑行技巧(骑行台和心率表是必须的),而当你通过科学的训练感受到自己不断变强的过程,实在是比花钱提升器材有意思太多了。(不过因为自己骑山地的时候受过重伤,所以大家不要期待在高水平公路赛奖台上看到叫兽,不过本地举办的8KM爬坡赛,叫兽还是爆冷拿了个第一)说这些,主要是避免键盘骑车的文风。
公路骑行姿势和技巧和训练计划制定,日后在发帖子聊,毕竟这些不是CB风向所在。本文还是有关器材的讨论,主题就是碳刀。
玩公路车器材,不知道有句话大家听过没,就是穷搞架子,富玩轮子,只有傻逼才去追套件。也从侧面说明了公路车的轮组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轮组的性能表现的多样性。因此,看着外观骚包,听说性能超强,提着重量超轻,购买价格超贵的碳刀就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
说起碳刀,其实叫兽也是用碳刀的新人。感受过多款,但自己使用时间并不长。但有些“真理”的总结,并不一定是靠时间长短衡量的。因此也斗胆的发一个帖子和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