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自行车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央车站》观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00: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也许是我很无聊,但我还是决定把别人的影评转过来,相信你也不会错过这部影片的。。。。</P>
<P>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第四十八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奖</P>
<P>  ·第五十六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P>
<P>  ·第七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及女主角提名</P>
<P>  讲述生命的悲欢离合,交织着人生的喜悦和苦痛</P>
<P>  震撼与隐忍的交错,悲悯旋律下的自我救赎之路</P>
<P> 广袤的南美大地在镜头下不停地转动,嘈杂的都市、凋敝的乡村在眼前匆匆掠过,《中央车站》仿佛是一场云影依稀的旧梦。执着地寻找父亲的约书亚固守着一个美丽的梦想:父亲是一个高大魁梧的男子汉,找到他便意味着找到了幸福。被生活的磨难挫出老茧的朵拉如同一柄戳破气泡的尖刀:在成人的世界里,无所谓梦想,接踵于希望而来的,必定是难以承担的绝望。但两个人伴在一起寻觅着,如同生命的两极:纯真与苍老,喜悦与忧伤,被一条看似无尽的道路引向未知的终点。</P>
<P>  朵拉与约书亚,究竟谁是谁的救赎者?究竟是谁指引给另一个人新生的方向?在《圣经》里,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助手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方去。”正是这个名为约书亚的先知,引领着以色列人回到了故土,重建美好家园。而巴西人民在经历多年的政治变乱与经济危机之后,也默默盼望着走出苦难,重新找到通往幸福的旅程。《中央车站》或许暗示了这重含义:“男孩要寻找他的父亲,老妇人要寻找她的归宿。而这个国家,要寻找它的根。”</P>
<P>  华特·萨勒斯的作品多处理有关寻找起源和自我发现的历程的主题,这在他的电影《中央车站》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央车站》是一部温情动人的小品,具有新现实主义的风范,它以感伤的氛围和细腻的笔触传达着电影中所呈现的悲悯。在一种宗教的朝拜气氛里,整个国家都在寻找着,在这寻找的过程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心与心的隔膜也逐渐消散。</P>
<P>  ——好莱坞著名影评人 威尔·罗杰  </P>
<P>《中央车站》:何处是归程</P>
<P>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评人誉为“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人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语是:《中央车站》的不平凡处在于,它是这样一部片子:当它触及到你的内心的时候,它在与你的大脑对话。</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测试|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温州自行车迷网-论坛 ( 浙ICP备12022855号-7

GMT+8, 2025-9-16 03:59 , Processed in 0.1745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