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自行车迷网

标题: 创办“环华自行车赛”的建议书——黄仁义 [打印本页]

作者: ahagowo    时间: 2008-3-5 11:13
标题: 创办“环华自行车赛”的建议书——黄仁义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 D/ l  x1 e% }' i4 t( d4 X1 q3 q<TBODY>' u1 u6 v' D0 r; N: q1 K
<TR>
& W2 Y6 T  |% G, I<TD class=p14 align=left><A name=2190079240></A><FONT color=#0000cc>创办“环华自行车赛”的建议书——黄仁义</FONT> </TD></TR>! P/ W/ [4 j, Z. N/ l: D& W
<TR>$ \/ L2 Y6 A2 q' t+ Z! A) X: u
<TD></TD>, t1 J! U. O* R+ H. C! s6 M* F; {
<TD align=left width="97%">. b4 a3 j- f) z! r8 e# c8 h6 Z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u8 |7 D0 h" Z' d4 }
<TBODY>. h9 b  _# T' }' Y9 ^. Q$ S
<TR>
1 M/ e5 T# P* F2 {<TD class=gray14><CC><BR><BR><BR>创办“环华自行车赛”的建议书&nbsp; <BR><BR><BR><BR>中国政府、中国体育总局:&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国是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拥有量居世界第一,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人口大国。现在国力雄厚能举办奥运会,这为创办自己的世界顶级体育赛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国是体育运动强国,应该有自己的世界顶级体育品牌赛事,就如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品牌一样重要。中国具有其他国家都没有的丰富的地理资源,如青藏高原,因此,我建议国家立项创办“环华自行车赛”,以此来填补中国无世界顶级体育品牌赛事这一空白。&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举办环绕中国的自行车赛,我取名为“环华自行车赛”,简称“环华赛”。最大的难关是青藏高原。现在公路网络早已连通,路况也大为改观,至今有数千人自费骑自行车成功穿越世界屋脊。我在2004年已为“环华赛”探路成功,并把这次探路定位民间“中国第一届自行车环华大赛”,还将四年一届坚持下去。事实证明中国举办“环华赛”是可行的。&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举办“环华赛”是利国利民、有利于民族团结、利于世界和平、利于社会和谐、利于祖国统一之举。举办“环华赛”将会把世界顶级体育赛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希望政府和体育部门能给“环华赛”以高度的重视。能不失时机早日将“环华赛”这个旷世的项目立起来,尽快把“环华赛”办起来,并办大办强,办出中国的国威来!&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此致&nbsp; <BR>敬礼&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环华自行车赛发起人:黄仁义&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07年6月29日于北京&nbsp; <BR></TD></TR></TBODY></TABLE>7 N3 B( b- O# n! I7 T5 ^) L7 b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8 G3 _' \  M( n<TBODY>) D3 C( B, n- H  F% }$ e# f4 h
<TR>7 ^9 R0 U& ^$ I* H
<TD align=left width="97%">
$ ?5 t/ x5 A; P+ B2 m-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3 j2 ?: X/ @/ y) l7 c
<TBODY>5 J" t; k1 {3 _/ X
<TR>
" D9 P: g/ t8 P5 J3 \<TD class=gray14>中国人第二届环华自行车大赛计划书&nbsp; <BR><BR><BR><BR>黄仁义&nbsp; <BR>2007年6月24日&nbsp; <BR><BR><BR><BR>&nbsp;2008年将是中国的体育运动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争取到了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权.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将带动中国体育运动迅速发展.&nbsp; <BR>&nbsp;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人口大国,又是体育强国,应该有自己的体育精神,有自己的世界顶级体育运动品牌赛事,就如一个好企业有一支好队伍,有自己的好品牌产品一样重要.中国把环华自行车大赛(简称环华赛)办起来并办大办强,就将成为一个新的历时最久,行程最长,难度最大的世界顶级品牌赛事,也将填补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所以,在奥运年,中国民间也将举办四年一届的中国人第二届环华自行车大赛.&nbsp; <BR>&nbsp;只要我们中国人协办同心,冲出国际惯例的旧洋观念,环华赛就能早日办成功,环华之路很快就会象青藏铁路一样,永远虹绕在中华大地上.&nbsp; <BR>&nbsp;现在环华赛还处在民间个人探路成功之后转为企业团队创新的起步阶段,是在迈向国家举办环华赛的进程中.有远力的企业在这时来承办、参与、支持环华赛是带动企业做大做强的绝好机遇.&nbsp; <BR>&nbsp;为了确保第二届环华赛的成功,所以不设奖牌、不搞金钱刺激.是一届高难度的、非职业性赛事,重在团队成功,弘扬环华精神,推动国家早日把环华大赛办起来,让世界顶级赛事走向大自然,走向广大民众.&nbsp; <BR>&nbsp;民间环华赛是在参加人员自愿,一切责任风险自担,服从团队统一行动的前提下进行.&nbsp; <BR>&nbsp;初步计划:&nbsp; <BR>&nbsp;一:时间:2008年4月到2008年12月.历时8个月,240天。&nbsp; <BR>&nbsp;二:起止地点:从中国任何一个主办城市或赞助厂商所在地出发都可以。&nbsp; <BR>&nbsp;三:路线:原则上走国道,例如:成都——拉萨——叶城——塔中——乌鲁木齐——西宁——兰州——西安——银川——呼和浩特——北京——承德——通辽——乌兰浩特——呼伦贝尔——北极村——加格达奇——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沈阳——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香港——广州——澳门——南宁——昆明——贵阳——重庆——成都。&nbsp; <BR>&nbsp;四:总行程:二万五千公里。&nbsp; <BR>&nbsp;五:平均每天骑行:130公里(青藏高原每天骑行100公里)&nbsp; <BR>&nbsp;六:实际骑行:192天&nbsp; <BR>&nbsp;七:休整时间:48天,骑行5天休息1天&nbsp; <BR>&nbsp;八:经费:每人三万元。开支项目:食宿、药品、自行车及工具备件、码表、车灯、行包、服装、睡袋、保温壶、眼镜等。&nbsp; <BR>&nbsp;九:竞赛安排:暂定:1青藏高原世界最高路段,多玛——松西(120公里);松西——死人沟(59公里):死人沟——甜水海(100公里):2: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塔中——肖塘(200公里)。3:戈壁滩百里大风区:七克台——红山口、一碗泉(120公里)。4:中国最美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180公里)&nbsp; <BR>&nbsp;十:参赛人员条件:1:年龄18-60岁。2:男性中国公民。3:对环华赛有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毅力、有遵纪守法、维护团结、良好的团队精神。4:有过硬的长途骑行基础:如千里不眠骑行、天路骑行成功的经历等。5:家庭、工作单位支持(如单位不支持本人为此而辞职的才能参加)。&nbsp; <BR>&nbsp;十一:竞赛规则:由所有参加人员共同制定并严格遵守。&nbsp; <BR>&nbsp;十二:参赛人数:如果是企业冠名或赞助则10至20人参加、如果是自费或自找赞助则5至10人参加。&nbsp; <BR>&nbsp;十三:宣传工作:1:邀请各地媒体跟踪报道本地情况。2:邀请有全程跟踪能力的媒体全程跟踪及时报道。3:参赛人员利用摄像、DV、日记、诗、歌、散文等形式宣传,安排时间到学校厂矿演讲,人人是宣传员、沿途宣传。&nbsp; <BR>&nbsp;十四:其它事项待定。</CC> </TD></TR></TBODY></TABLE></TD></TR>( S4 ^  N' u0 J' T, o$ _& K7 A/ m# A  H
<TR>
0 ^5 U& g0 ]- j( f) {& ]  `4 e<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作者: quakethree    时间: 2008-3-5 12:12
建议不错.
作者: 关公    时间: 2008-3-5 12:29
<P>如果真有这样的比赛可以促进中国自行车的发展,是所有车友的福音</P>
$ X5 V' [- X8 I, Z& K<P>&nbsp;</P>




欢迎光临 温州自行车迷网 (http://0577bike.wzho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